七月,天气高温炎热,同时还可能伴有强降雨,病原微生物繁殖活跃,加大了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市疾控中心提示您:预防手足口病、细菌性痢疾、蜱传播疾病、炭疽、布病等,防止高温中暑。7月暑假来临,带娃外出游玩时做好个人防护,安全健康出行。
一、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一般每年5-8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重症死亡主要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手足口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痊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引起死亡。
我国自主研发上市的肠道病毒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EV71相关手足口病发病、重症和死亡,对CV-A16等其他肠道病毒无交叉保护。接种EV71疫苗的适龄儿童为6月龄-5岁,建议尽早接种,低龄儿童尽量在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程序。目前肠道病毒无特异抗病毒药,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识别重症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健康提示:
1.及时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
2.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前后均要洗手;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5.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二、预防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典型症状为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甚至全身毒血症,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或中毒性脑病。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间接传播,是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高发人群。
健康提示:
1.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蔬菜瓜果要洗干净,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
2.食物要煮熟煮透,剩菜剩饭要加热后食用,生熟食品分开放置。
3.夏季注意凉拌菜卫生,防止苍蝇叮爬。
4.积极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能力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三、预防蜱传播疾病
蜱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常通过叮咬将疾病传播给人,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硬蜱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的泥土中等;软蜱多栖息于家畜的圈舍、野生动物的洞穴、鸟巢及人房的缝隙中。蜱常见叮咬部位一般在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例如人的颈部、耳后、腋窝、大腿内侧、阴部和腹股沟等处,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如黄豆大小。
健康提示:
1.假期野外活动时要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戴好帽子,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赤脚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需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坐卧,建议铺设露营垫之类的物品进行隔离。离开后应及时检查全身衣物及裸露皮肤是否有蜱附着,如果携带宠物,也要特别检查宠物耳后等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是否有蜱附着或叮咬。
2.一旦发现有蜱附着在皮肤上,应尽快清除蜱,可用酒精喷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干净的细尖头镊子夹紧蜱,垂直向上拔出;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引起感染,必要时,及时向医务人员咨询。
3.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四、预防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牛、羊等动物在吃草或活动的时候,接触到炭疽芽孢杆菌,从而引发动物发病,人因接触了感染牲畜的肉类、毛皮或病畜排出的血液和其他排出物所污染的物品后,才发生感染。
健康提示:
1.从事屠宰和皮毛加工等职业人员应重视职业防护,在操作时佩戴口罩、手套,避免可能的病原菌经皮肤或吸入引起感染。对于疑似炭疽的病死畜,及时报告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不要私自宰杀、处理。
2.从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疫的牛羊肉制品,烹饪时煮熟煮透。不要从街头小贩等非正规途径购买、处理、食用来源不明的畜肉和内脏,更不要去分食已知的病死畜肉。
3.外出旅行时应尽量避免接触,来源不明动物或者相关制品,特别是病、死动物或家畜。饮食选择正规场所,选择充分煮熟食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预防布病
布病是布鲁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也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眼结膜和性器官黏膜而发生感染。
健康提示:
1.重点职业人群或有家畜、畜产品接触史的人群,若出现发热、发汗等症状,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治疗,预防转为慢性期布病。
2.养殖场、个体养殖户、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等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监测,严格要求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进行消毒。
六、预防高温中暑
高温是夏季严重的危害因素之一,建筑工人、外卖人员、环卫工人等露天作业的人员,以及在户外剧烈运动时,容易发生高温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头疼、四肢无力、口渴、多汗、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0℃),可伴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即为先兆中暑。
健康提示:
1.用人单位要加强防暑职业健康培训,合理布局生产现场,改进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减少高温时段室外作业,适当增加高温工作环境下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并减轻劳动强度。
2.对从事接触高温危害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严禁患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20%(工伤标准八级)、癫痫等人员从事高温作业。
3.个人要保证充足睡眠,有规律地生活和工作,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工间少量多次饮水。
4.当出现头晕、恶心、口干、迷糊、胸闷气短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应立即移至阴凉处休息,喝一些凉水降温,病情严重时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5.户外活动戴遮阳帽、着长袖衣裤,防紫外线灼伤。
温馨提示:7月即将迎来学生暑假,假期人员流动增大,聚餐聚会明显增多,传染病感染几率增加,建议市民做好个人健康防护、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带病出行。
主办:枣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六盘山路669号
业务咨询电话:0632-3255857 传真:0632-3257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