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疾病防控 > 健康科普 > 公共卫生

机体如何应对酷暑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0-07-08
分享到:

6月下旬以来,高温天气在全国蔓延,南北方多个地区气温突破40℃。就在全民接受高温验的时候,各家医疗机构的急诊室里人满为患,心脑血管疾病、中暑等患者骤增。有人将因高温引发的各类疾病统称为高温疾病,更有媒体报道全国多人因高温死亡。为何气温会对健康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人体到底能耐受多高的温度?如何在炎炎夏日预防高温疾病?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人体能承受多高温度尚无定论

有媒体报道,科学家对人体在干燥的空气环境中所能忍受的最高温度进行的研究显示,人体在71℃环境中,能坚持整整1个小时;在82℃时,能坚持49分钟;在93℃时,能坚持33分钟。

也有专家指出,人体在热环境中的耐热性,不仅取决于人体体内的热状况,还取决于体表的热状况,平均体温38.5-38.8℃往往被作为人体耐热极限的客观指标在科研中应用。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体究竟能承受多高的温度,被采访的专家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由于无法用人体进行试验,因此当前对于人体在热环境下的生理极限值都是通过对大量既往病例进行回顾后统计得出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脑保护与可塑性研究实验室赵永岐教授告诉记者,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体温调节的极限为气温31℃,相对湿度85%;或气温38℃,相对湿度50%。一旦超过此限度,人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平衡就会打破,开启代偿机制,作为人体空调的汗腺就会开始启动,浅静脉出现扩张现象,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人体能量代谢随气温增加而增高。而人体皮肤中每平方厘米平均410条的汗腺是机体对抗高温的重要武器。据测定,蒸发1克水分可散发2.3千焦热量。

在采访中,也有专家将环境温度37℃定为危险阈值,不仅因为高温造成汗液蒸发速度减慢,机体散热受阻,还考虑到人体生理机能的客观指标。人作为生物化学元素组成的机体,其功能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传导、酶催化过程等环节协同运转。有研究显示,当环境温度超过37℃时,每升高1-2℃,人体内酶活性会下降20%左右,同时包裹在神经递质外周的磷脂,其结构类似于肥皂,会在高温中融化。上述改变会造成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或是信号传递错误,也会造成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的调节紊乱。赵永岐说。

此外,赵永岐强调,湿度也是衡量热环境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如果在干热环境下,人体能耐受的温度可以达到45℃;而如果湿度达到75%,即使温度不是很高,人体一样会觉得不适。

早期中暑时就要及时就医

即使对于毫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而言,湿热的天气也会成为致命的武器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卫生评价中心刘雪林表示,当机体产热和接受外界热超过机体的散热能力和空气的冷却力时,各组织器官不断蓄积热量,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和衰竭。而作为温度调节核心区域的神经中枢一旦崩溃,机体将全面失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主任郑士安指出,中暑是对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的总称。很多人曾亲身感受过的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恶心等症状多为先兆中暑,仅仅是中暑三步曲中的第一步。如不进行有效干预,则会进展为早期中暑 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体温升高、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此类患者需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一旦病情继续恶化,将进展为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4种类型,危及生命。北京市急救中心医务科主任罗怡介绍,造成上述疾病的原因或单独存在,或多种并存,包括大量出汗后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由此导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或是直接在烈日的暴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重要组织器官的热量无处散发,导致体温急剧升高,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赵永岐说,有研究表明,当人体在相对湿度75%、温度35℃的环境下工作1小时,发生中暑的几率约为2.5%。而一旦机体核心温度,即肛门测量温度超过41℃,因中暑而引发死亡的几率约为10%;当该温度增至42℃,死亡几率将飙升至70%。此外,他特别强调,过去医学界仅以39.2℃的体温作为唯一的热危险评价指标,而近年来,多数专家已达成共识,即将心率作为评价的另一指标。有研究显示,不论人体体温、呼吸节律等生理指标如何,当心率达到每分钟127次时,也可被认定为热危险,患者需要接受适当干预和治疗。

高温下心脏受累最大

人体维持机体产热、散热动态平衡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调控下,通过心血管系统、皮肤、汗腺和内脏等组织器官协同作用的。因此,高温所引发的疾病不止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中暑疾病,对于年老、体弱、低龄的人群而言,由于其对于气温变化反应迟缓,即使环境温度没有达到生理耐受阈值,也会诱发各类基础疾病,甚至引发全身各系统疾病。

在临床工作多年的郑士安告诉记者,当桑拿天来临,即气温大于35℃、湿度大于60%时,医院里各类患者就诊量就会明显增加,其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加明显。人在热环境中活动时,机体为了适应散热和供氧的双重需要,要求心脏提高输出量。而当体温升高0.9℃,平均心输出量要增加60%。同时,机体外周血管的扩张,血流速度增加,携氧增加,对于本身不变的机体容量而言,就会顾此失彼,导致重要组织器官缺血、缺氧。

据北京市急救中心最新统计数字显示,近日来,“120”急救车日出车量已达到800余车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1%,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11%

刘雪林指出,虽然近期没有确切研究指出人体体表能耐受的温度极限,但有研究资料显示,当皮温达到41℃时会出现皮肤灼痛,而人体皮肤灼痛可耐受限度为45℃;当皮温达到58℃时,会造成皮肤灼伤。此外,当热应激时,消化系统能力也会呈现抑制状态,胃酸分泌减少,胃收缩和蠕动减弱。因此,一旦暴饮暴食或引用大量冰饮,则会造成消化不良或非感染性腹泻。

此外,在高热状态下,由于人体大量失水、失盐,导致肾血流减少、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赵永岐说。

避免高温作业是防暑抗病首选措施

如何在近40℃的高温下保持机体正常运转?被采访专家均表示,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是防暑抗病最为有效的措施。

郑士安特别强调,一些中老年人因为害怕空调病,拒绝使用空调,而依然使用电风扇降温的方法值得商榷。老年人是各类基础疾病高发的人群,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当前温度高、湿度高的外环境感觉迟钝,因此心脑血管发病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很快就出现症状,不仅会加重原有疾病,还可能诱发中风、脑供血不足等的发作。因此,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间,经常开窗通风,完全可以既感到舒适又预防疾病发生,一举两得。

罗怡表示,年老、体弱以及在户外工作的人都是高温疾病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建筑工地工作人员应实行防护制度,例如采取避开高温时段作业、供应防暑降温药品等多种措施。由于大量汗液会带走钠、钾、钙等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因此在及时补充水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盐等重要生理元素的补给。此外,避免阳光直晒皮肤造成灼伤、野外作业带帽子防止阳光直晒头部、注意增减衣物等也是公众需要注意的环节。